科幻电影勃兴年代的特技趣话

作者:tindetor  来源:奥特曼中国联盟  时间:2005-2-7 22:57:01
TAGs    收藏本页   
  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嬗变,以西部片为代表的各种样
式的影片,在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日趋成熟,从而形成了
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“黄金时代”。然而,这一时期的好
莱坞,除环球影片公司生产的恐怖片或疯狂的科学家一类
的影片外,却几乎没有涉足科幻片,尽管早在1902年,法
国人乔治.梅里爱就创作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科幻电影《
月球旅行记》,因之被尊为“科幻电影之父”。

    随着V2火箭和原子弹这样的超级武器在二战最后阶段
的使用,人们的社会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。到1950年,亦
即冷战“最冷”的时期,时时存在的原子毁灭威胁更让地
球变得危如累卵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普遍弥漫着深深
的不安全感。虽说攫住自己的头发断不能飞身天外,但惶
恐不发的人们还是冀望到虚幻的世界里寻找安全。于是,
飞碟大流行;于是,科幻电影勃然兴起。

    从那时起,50年世事沧桑,科幻电影也境随时迁,气
象各异。其中,优秀的科幻片有:《终点站月球》(1950)、
《世界末日》(1951)、《星际战争》(1953)、《海底两万
里》(1954)、《哥斯拉》(又译《史前海怪》日本,1954)
(1957)、《地心游记》(1959)、《时间机器》(1960)、《
奇妙的旅行》(1966)、《2001年太空漫游》(1968)、《星
球大战》(1977)、《超人》(1978)、《外星人》(1982)以
及90年代以来的《回到未来》(1993)、《独立日》(1996)、
《太空战士》(1997)等(除注明者外,以上均为美国影片)
尤当指出的是,这些影片的成功,无一不是仰赖不断进步
的特技做强有力的支撑。

    1950年,一部几近描述登月旅行的纪录片的科幻电影
问世了,这就是《终点站月球》。它是根据小说《“伽利
略”号火箭飞船》改编拍摄的,作者为著名的科幻作家罗
伯特.海因莱因。海因莱因和火箭专家赫尔曼.奥伯斯、天
文学家切斯利.博恩斯蒂尔还同时应邀担任了该片的技术
顾问。

    《终点站月球》有许多激动人心的地方,尤其是那些
出现在月球上的场景。而当加加林们还没有登上月球的时
候,影片创作者倾力营造的“逼真”的月球表面环境,就
不打上臆测的烙印。博恩斯蒂尔和特技人员首先在摄影棚
内用橡皮泥做出了陨石坑的模型,接着又将放大到20英尺
高的透视感极强的背景长画在其周围围成一圈,并在从前
景到后景的凸凹不平的纵深地带制造了布满裂缝的干涸河
床。这在影片放映时产生了预期的效果,给人以深刻的印
象。然而可惜的是,后来的科学家探险证实:这是个错误
的猜想,是个不该乱添上去的“蛇足”。此外,为了制造
繁星点点的夜空效果,特技人员还在第一道背景后面又加
置了一道布景,那是由黑丝绒和点缀其上的汽车前灯灯泡
做成的。该片共使用了2000枚这样的灯泡, 布线则长达7
万英尺。

    《终点站月球》遇到的另一个重要的制作问题,是如
何再现月球表面的真空状态。拍片期间,摄制组要求必须
保证在任何时候禁绝尘埃和香烟烟雾,否则登月的幻象便
毁于一旦。为使空气尽可能保持清洁,摄影棚内还设有持
续运转的高速鼓风机。再有一点也是困难的,这就是表现
真空状态下的刺目阳光。解决这个难题,必须使用数组巨
大的弧光灯,将其尽可能多地置于摄影棚上方和四周。即
使如此,技术顾问们对其效果仍然不尽满意。

    也许,《终点站月球》最不寻常的特持效果,就是四
个太空人在火箭起飞时承受加速度的效果。为了表现演员
在强大压力下而变形的脸,化装师以薄薄的膜状物粘贴在
他们的面部皮肤上。这样,当需要时,就可以通过绷紧膜
状物,将演员的脸扭曲得极其恐惧。同时,演员还须躺在
充有大量气体的囊袋上。当火箭根据指令点火并产生将演
员后推的压力时,囊袋中的气体便会突然被放掉,以此来
增强加速度的效果。令人遗憾的是,放气中的囊袋产生了
种哧哧的声响,而这在太空船中是绝不该听到的。这就意
味着影片要做计划外的声带混录以及投入更多的经费。

    在科幻片中,月球探险、火星人入侵这类题材,一般
都隐含着人类对于原子武器的惶恐情绪和渴望逃离危险境
遇的心态,表达了人类对自身文明前途的关切和忧虑。同
样,这种情绪和心态还表现在怪兽或变异物种的题材中,
著名的影片有:《深水怪兽》(1953)、《巨蚁! 》(1954,
获奥斯卡特殊效果奖提名)、《来自海底的大章鱼》(195
5)、《塔兰图拉毒蛛》(1956)等(均为美国影片)。显然,
这里的怪兽或变异物种,已成为毁灭性杀伤武器的喻体。

    好莱坞的能力是超凡的,制作出大量特技称绝的科幻
主打影片自然不在话下,理当予以特别的重视。但是我们
似乎也不该忘记了我们的近邻日本。1954年,这个四面环
水的岛国向好莱坞的科幻片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,首次生
产出了由本田井白导演、东宝株式会社出品的怪兽题材的
科幻片《哥斯拉》(又译《史前海怪》),从而实现了“零
的突破”。

    哥斯拉,是个被原子武器爆炸而唤醒的巨大史前怪兽,
它在影片中尽情地表演了无可规避的拆毁城市的仪式。

    哥斯拉是日本特技师的独创。与有些同行不同,该片
特技不是靠延时摄影“驱动”怪兽模型,而是要么使用着
兽皮装的演员,要么使用机械操纵的微小模型。日本特技
师擅长制作精巧的微小模型,这既可使此类电影的“做工”
颇有品质,又可掩饰低预算之窘,实乃左右逢源。

    《哥斯拉》获得成功之后,导演本田井白又接连拍出
了一批同类样式的怪兽影片:先是从大海里地动山摇地冒
出来与哥斯拉交手的火兽“吉甘蒂斯”(《火兽吉甘蒂斯》
1956), 继而是试图立即摧毁东京的会飞的巨型爬行动物
“罗丹”(《罗丹》1957)。后来,他又将20多年前美国创
造的早已魂断的大猩猩“金刚”复活,非常合情合理地演
述了一场“金刚”大战“哥斯拉”的好戏(《金刚对哥斯
拉》,1958)。有趣的是, 该片的日本发行的版本是“哥
斯拉”战胜了对手,而在美国发行的版本结局却是“金刚”
赢得了这场大战。看来,美国人和日本人也都很“讲政治”
呵!

    十分奇怪的是,多的后,“哥斯拉”和它的族弟们竟
渐渐由怪兽变成了日本的民族英雄,以至到了70年代,日
本影片中仍不时出现“哥斯拉”或它的家庭成员。日本人
真诚地认为,“它们能保护日本免遭新的威胁”。而美国
呢,同样是兴趣不减。它在购得《哥斯拉》的版权后,于
1998年再次重拍了这部影片,此举进一步印证出《哥斯拉》
未可限量的市场魅力。
 
 


相关文章